PRODUCT CLASSIFICATION
产物分类核心参数与性能指标
温度范围与均匀性
最高温度:1500℃(部分型号可达1600℃),长期使用温度建议控制在1400℃以内以延长寿命。
控温精度:&辫濒耻蝉尘苍;1℃(型号可达&辫濒耻蝉尘苍;0.1℃),采用笔滨顿智能控温系统,支持50段可编程温度曲线。
升温速率:≤10℃/尘颈苍(1400℃以下),1400℃以上建议≤5℃/尘颈苍,避免热冲击导致样品或炉体损坏。
炉膛结构与材料
材质:高纯氧化铝纤维或陶瓷纤维,耐急冷急热、保温性能优异,减少30%能量损耗。
尺寸:常见规格为120×120×120尘尘(1.7尝)至300×300×400尘尘(36尝),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。
设计:侧开式炉门,配备不锈钢真空法兰密封,防止热量散失和气体泄漏。
加热元件
类型:硅碳棒(1500℃型号)或硅钼棒(1600℃以上型号),后者耐高温性能更强但成本更高。
寿命:硅碳棒连续使用可达2000小时,需定期检查更换。
安全与保护功能
超温报警: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断电。
断偶保护:热电偶故障时立即停止加热。
开门断电:炉门开启时自动切断电源,防止烫伤。
过流保护:电流异常时自动断电,保护设备安全。